淮安市的梧桐叶刚染上秋意时,小周攥着皱巴巴的入职通知,站在市一院体检中心门口,第三遍核对地址。玻璃门内穿白大褂的人影晃过,他后颈的汗珠顺着衬衫领口滑进皮带扣,那道去年体检时留下的荨麻疹疤痕突然痒起来。
“34 号周明哲,内科。” 电子屏的蓝光映出他发白的嘴唇。诊室里的老医生用听诊器按在他左胸时,眉头皱成了核桃:“小伙子你这心律不齐啊,最近是不是压力太大?” 小周刚想解释求职奔波的苦,医生已经在体检表上画下潦草的 “建议复查”。走出医院时,他看见马路对面招工市场的 LED 屏正滚动播放 “急聘客服,需体检合格”,而口袋里前两家公司的拒信已经磨出了毛边。
深秋的雨水敲在廉租房的窗户上时,小周对着镜子掀起上衣。腹部那片硬币大小的白斑是高三那年突然出现的,当时校医说可能是贫血引起的色素减退,但每次体检总被标记 “异常”。第四次被 HR 以 “体检结果不符” 为由婉拒时,他蹲在人才市场的厕所隔间里,听着隔壁坑位的水流声,突然想起上周在电线杆上看见的小广告 ——“淮安排忧体检代理代人服务机构,专业解决各类体检难题”。
拨号键按到第七位时,他手指抖得像筛糠。电话那头的女声带着淮安方言特有的软糯:“周先生您放心,我们在市二院旁边有办公室,先喝杯茶聊聊情况。” 推开挂着 “健康管理咨询” 牌子的玻璃门,穿职业套装的王姐递来的大麦茶还冒着热气。墙上的锦旗从 “妙手回春” 到 “排忧解难” 挂了整面墙,小周盯着其中一面写着 “赠淮安体检帮,助我入职成功” 的锦旗,喉结上下滚动着说不出话。
“你这情况属于典型的‘体检焦虑综合征’。” 王姐翻开笔记本,钢笔在 “周明哲,26 岁,心律不齐、色素减退” 的条目下画了波浪线,“我们有套‘三维无忧方案’:首先是医疗资源对接,帮你预约到经验最丰富的主检医生;其次是流程优化,专人陪检避免漏项;最后是技术支持,针对具体指标有特殊处理办法。” 她指着窗外市二院的住院部大楼,“明天早上七点,我们的李医生会在体检中心门口等你,他穿灰色夹克,戴眼镜。”
体检当天的雾特别浓。小周在约定地点搓着手,看见穿灰夹克的男人时,突然想起小时候发烧被父亲背去医院的场景。李医生没多说话,只把一个温热的保温杯塞给他:“先喝点热牛奶,别紧张。” 走进体检中心时,导诊台的护士看见李医生就笑着打招呼:“李哥今天又来帮朋友?” 抽血室里,护士消毒时特意避开了他手肘内侧的旧针孔,进针的动作轻得像蚊子叮。
做心电图时,李医生突然按住他的肩膀:“放松,想象现在躺在老家的河岸边。” 小周闭眼前,看见王姐早上塞给他的那张卡片 ——“深呼吸,每三秒一次”。机器发出规律的 “滴滴” 声,他数着节拍,直到李医生说 “好了,很正常”。去皮肤科时,诊室里的老医生对着他腹部的白斑照了半天,突然问:“是不是最近用了新的沐浴露?像是过敏反应。” 小周想起李医生昨晚特意让他换的那款无香型沐浴露,连忙点头。
中午十二点,王姐的电话打过来时,小周正在医院对面的兰州拉面馆扒拉面条。“周先生,恭喜你,所有指标全部合格!” 她的声音里带着笑意,“下午就能拿报告,记得把好消息告诉 HR。” 挂了电话,小周看着碗里飘着的葱花,突然觉得眼眶发热。他想起前几次体检后,自己总是躲在角落啃干面包,而今天,这碗加了煎蛋的拉面格外香。
拿到体检报告的那天,淮安市的银杏叶正落得灿烂。小周走进新公司的大楼时,前台小姐姐指着他胸前的工牌说:“你的体检报告真快,昨天下午才收到。” 他摸了摸口袋里那张折成四折的小广告,上面 “排忧解难” 四个字被手心的汗渍浸得有些模糊。电梯上升时,他看着镜面壁上自己的倒影,后颈的荨麻疹疤痕不知何时已经淡成了一道浅印,就像那些在求职路上受过的苦,终于被一束叫做 “希望” 的光照亮了。